餐具生產人員:把榮譽和責任扛在肩頭
我們陶瓷廠餐具生產車間,時終安全生產,節(jié)約生產,保證質量第一,受到全國用戶好評和公司領導的表揚.我們全公司向他們學習:當今整個公司都在討論公司的變革、企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;討論某某的待崗、某某的加薪;討論如何在最短時間獲得最大報酬的時候,重提忠誠、敬業(yè),重提主人翁精神,這個話題不知是否顯得過于陳舊——可在事實上,這才是一個員工可以被委以重任的基本條件,才是公司和社會真正的中堅力量。在這個時候,我想《把信帶給加西亞》不僅現(xiàn)在要學,而且以后每隔一段時間,都要認真學!
《把信帶給加西亞》對于那些送信之路如何艱險,似乎有些輕描淡寫。但我想實際的艱險程度恐怕遠遠超出文字上的描述,漫漫征途,不要說是旅途勞頓,就是孤獨和恐懼也會使人打退堂鼓,更不用說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。這些羅文就沒有想過嗎 ?應該不會。是什么力量使他義無反顧地去完成總統(tǒng)交給的任務呢,是羅文高貴的品質,把榮譽和責任視為比生命更重要。為了國家的利益去完成總統(tǒng)交給的光榮任務,對于軍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譽,也是一份必須完成好的沉甸甸的責任。他把榮譽和責任扛在肩頭,勇往直前,闖過了一道又一道的難關,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。
“榮譽和責任”是一種古往今來全人類公認的高貴品質。也是成就事業(yè)的礪志之石。曹操曰“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堅韌不拔之志。”。此公想必是有感而發(fā),當年被打得割須棄袍,敗走華容,是不是用此名言自勉而屢敗屢戰(zhàn)不得而知。堅韌之志的內在應源自于榮譽和責任。漢武雄風,開疆拓土,在解除北方匈奴威脅中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的大將霍去病,發(fā)出“匈奴不滅,何以為家”的豪言壯語,率漢軍越過千里沙漠,直搗匈奴王庭,封狼居胥,為漢民族和平生存環(huán)境而戰(zhàn)。清末湘軍首領之一左宗棠,過花甲之年后,抬著一口棺材,率六萬湘軍,西出玉門,與俄羅斯和新疆分裂武裝,血戰(zhàn)于天山南北,使新疆重新回到祖國懷抱,書寫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光輝的一頁。這與其曾在新疆歸來的林則徐有過徹夜長談不無關系,林則徐把新疆的山川地理形勢交給了他,也把御俄保疆的的重任交給了他。一代偉人毛澤東年輕時寫下過詩句:“孩兒立志出鄉(xiāng)關,學不成名誓不還,埋骨何須桑梓地,人生何處不青山。”以天下為己任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年輕時就寫過“面壁十年圖破壁,難酬蹈海亦英雄”的詩句,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。他們?yōu)橹腥A民族所建立的卓越功勛與天地共長久,與日月同光輝,與羅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:把榮譽和責任扛在肩頭,為民族利益,飽受磨難而癡心不改,最終建立卓越的功勛。
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,大到一個國家,小到一企業(yè)。能把榮譽和責任扛在肩頭的人,就是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做得很好的人,就是非常之人,只要具備一定的舞臺,他就是羅文式的人物。一個企業(yè)如果有這樣的人,而且有其生存的環(huán)境,沿途得到很多人保護,他一定也能圓滿完成任務,為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作出貢獻,建立羅文式的功勛。
作為一名尚邦陶瓷的普通員工,對“羅文”深表敬意!早日發(fā)現(xiàn)、培養(yǎng)和重用一批能給“加西亞送信”的人,是保證尚邦消毒餐具順利發(fā)展的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!這與正常的加強企業(yè)管理并不相違背,應該理解為尋求并抓住企業(yè)管理的突破口和重點。 尚邦需要“羅文”!
全公司向消毒餐具車間人員學習,努力工作,力爭更加美好的尚邦明天!